本科教学团队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教学团队 > 正文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团队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5-15阅读数: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团队

 

1.课程教学团队简介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团队于2022年立项建设,并获批为校级教学团队。团队汇集了一批资深教育工作者和优秀的青年教师,致力于为学生提供系统且全面的化工知识。课程涵盖流体及输送机械、精馏、吸收、蒸发、传热、干燥以及设备设计等多个领域,旨在将最前沿的教研成果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化工、理解化工并热爱化工。经过多年的一线教学,团队及其成员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案例,在培养学生化工思维、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取得良好成就。

目前《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团队成员已发展为8人,基本形成一支学历层次高、老中青搭配、教学效果优良,职称、年龄、知识和学缘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综合实力较强、整体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资源共享、聚集优势力量并充满活力的教学研究队伍。教师队伍中,有教授 1 人,副教授 3 人,硕导 3 人,讲师4人,其中高级职称占 50 %;3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从年龄结构来看,课程教学队伍年富力强,45岁以下教师7名,占教师总数的87.5%,45以上教师1名;团队成员中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能手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兵团英才”5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和兵团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1人。团队成员共公开发表教学论文40余篇,出版教材6部。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国家级虚拟教研室1个,省级一流课程1个,校级一流课程1门,校级重点课程课程1门。该团队中英文授课及实践指导能力强,承担着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的30余项教学项目,教学效果突出,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未来,我们将继续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为学生打造更具挑战性和启发性的化工原理学习环境,助力他们在化工领域不断成长并取得优异成绩。

 

2.教学团队负责人

田维亮,教授,硕导,副院长,化工原理教学团队带头人,主持国家级(传热3D&VR综合实验)、省级(化工原理实验)和校级(化工原理)一流课程课程,国家级虚拟教研室,获省级教学名师、省级和校级教学能手,主持省部级教学项目5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和省级重点项目等课题,获得中国非金属矿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作为主编出版教材4部,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省级以上奖励60余项。荣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和省级优秀论文1篇,出版专著1部。

3.团队主要成员

张红喜,博士,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方向:煤化工/煤洁净技术,在煤/盐碱土协同净化、煤结构以及煤中关键有害元素梯度剥离方面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2项。主持校级重点课程1项,校级一流课程1项,负责校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1项获《化工原理》优课1次。主要承担《化工原理》、《化工原理实验》、《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等课程教学。

高锋,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化学化工协会理事,省级青年骨干教师,长期从事纳米材料与器件、电化学传感等领域研究,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一篇被国际权威机构“Advances in Engineering”评为关键科学论文,h-index指数为9,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校企合作项目1项,校级教研项目1项,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主要承担《化工原理》和《化工原理实验》等课程教学。

侯进鹏,讲师,主持参与教学项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协同育人项目2项,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1项,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项目1项。主持参与科研项目:省级项目1项,校级科研项目1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篇,SCI/EI收录5篇,申请专利5项。多次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化工设计竞赛、全国化工实验竞赛、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获奖多项。参编教材两部,荣获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全国优秀指导教师等称号。

李仲,讲师,主持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3项,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1项,校级一流课程1门、课程思政课题2项等,获校级教学实验竞赛三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省级以上奖励10余项。编写出版教材2部,发表教学改革相关论文6篇。主讲化工热力学、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等课程。

黄丽丽,讲师,担任《化工原理实验》、《化工制图与CAD》等课程。参与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项目1项。主持参与校级科研项目1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SCI/EI收录3篇。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化工设计竞赛二等奖。

 

4.化工原理团队历史沿革及标志性项目和成果

序号

项目、成果名称、时间

项目、成果级别和类别

负责人

备注

1

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传热3D&VR虚拟仿真综合实验,2019立项

教育部,国家级

田维亮、李仲


2

国家一流课程-传热3D&VR虚拟仿真综合实验,2019立项

教育部,国家级

田维亮、李仲


3

省级、校级一流课程-化工原理实验,2020-2024

兵团教育局,省级

田维亮、张红喜、侯进鹏、孙丹、李仲、高锋


4

校级一流课程-化工原理,2023-2025

学校,校级

田维亮、张红喜、侯进鹏、孙丹、李仲、高锋


5

校级一流团队-化工原理教学团队,2022-2025

学校,校级

田维亮、张红喜、侯进鹏、孙丹、李仲、高锋


6

兵团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2017年

兵团教育局,省级

田维亮


7

首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师创新大赛新疆赛区,教学学术创新奖,2021年

自治区教育厅,省级

田维亮、侯进鹏、孙丹


8

首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师创新大赛新疆赛区,优秀奖,2021年

自治区教育厅,省级

田维亮、侯进鹏、孙丹


9

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师创新大赛兵团决赛二等奖2024

兵团教育局,省级

侯进鹏、孙丹、张红喜


10

第八届青年教师讲课竞赛校级三等奖

学校,校级

侯进鹏


11

《食品工程原理》获优课称号,2019年

学校,校级

田维亮


12

《化工原理上》获优课称号,2020年

学校,校级

田维亮


13

《化工原理下》获优课称号,2021年

学校,校级

田维亮


14

太阳集团欢迎您教学质量优秀奖二等奖,2013年和2021年

学校,校级

田维亮


15

传热实验教学师资培训2022-2024

教育部高教司,省部级

田维亮张红喜、、侯进鹏、孙丹、李仲


16

新工科背景下化工原理实验信息化的探索,2019-2020

教育部高教司,省部级

田维亮、李仲


17

化工虚拟仿真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2020-2022

教育部高教司,省部级

李仲、田维亮


18

国家级化工虚拟仿真“金课”实践能力提升研究与实践,2020-2022

教育部高教司,省部级

田维亮、孙丹、侯进鹏、李仲、丁慧萍


19

基于“互联网+”技术过程全面考核在实践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以化工原理实验为例,2022-2023

学校,校级

田维亮、李仲


20

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化工原理智慧实验的建设和探索,2020-2022

教育部高教司,省部级

田维亮、孙丹、侯进鹏、李仲


21

基于AR技术在化工原理实验教学中改革与探索,2021-2022

教育部高教司,省部级

侯进鹏、田维亮、孙丹


22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2020-2022

教育部高教司,省部级

李仲、田维亮


23

新工科背景下虚拟仿真在化工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2020-2022

教育部高教司,省部级

李仲


24

化工专业实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1-2023

学校,校级

李仲


25

新工科背景下化工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2021-2023

教育部高教司,省部级

李仲


26

化工原理,1998

学校,校级

张红喜


27

化工原理教学的改革与探索,2012-2014

学校,校级

张红喜、田维亮


 

5.主要教材情况

[1]田维亮李仲、陈俊毅、侯进鹏、孙丹等,化学化工专业实习,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21

[2]田维亮张红喜、李仲,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

[3]田维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

[4]田维亮张红喜,化工原理实验与单元仿真,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5]田维亮(第三主编),药物化学,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19

6.主要教改论文情况

[1]杨翠平, 丁慧萍, 侯进鹏, 李恺, 田维亮. “过程全面精准”考核在化工原理实验课程中改革与探索[J]. 大学化学, 2024, 39 (03): 178-190.

[2]吴登峰, 曹东, 李仲, 田维亮. 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的化工原理实验混合教学模式探析[J]. 当代化工研究, 2023, (18): 143-145.

[3]侯进鹏, 李征光, 陈艳艳, 李雪稳, 田维亮. 热过滤漏斗的改进设计[J]. 广州化工, 2023, 51 (12): 232-233+251.

[4]李仲, 夏旭东, 孙丹, 田维亮. 新工科背景下化工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 当代化工研究, 2023, (02): 153-155.

[5]侯进鹏, 田维亮. VR技术在《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广东化工, 2023, 50 (02): 226-229.

[6]李仲, 戴勋, 孙丹, 田维亮. 化工导论课程思政教学路径探析[J]. 广州化工, 2022, 50 (15): 225-227.

[7]赵苏亚, 田维亮.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化工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 大学化学, 2023, 38 (02): 49-55.

[8]田维亮, 尤厚美, 李宁, 丁慧萍, 孙丹, 侯进鹏, 李仲. 基于科研视角的化工类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探索[J]. 当代化工研究, 2020, (20): 121-123.

[9]吕喜风, 汪河斌, 田维亮, 陈俊毅, 李仲, 梁鹏举. 物理化学吸附实验条件的探究[J]. 广州化工, 2020, 48 (02): 113-115.

[10]田维亮, 吕喜风, 夏旭东, 李仲. 化工导论课程融合思政元素教学探讨[J]. 当代化工研究, 2019, (13): 98-99.

[11]穆金城, 张越峰, 刘速, 李秀敏, 田维亮, 于海峰. 新疆高校《化工专业实验》课程的探索与思考[J]. 广州化工, 2017, 45 (19): 180-181.

[12]田维亮, 葛振红, 汪河滨, 张红喜. 关于化工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几点思考[J]. 化工高等教育, 2014, 31 (04): 17-19+8.

[13]田维亮, 葛振红. 新时期太阳集团欢迎您化工专业建设发展的新机遇[J]. 太阳集团欢迎您学报, 2014, 26 (02): 99-104.

[14]张红喜, 马小燕, 田维亮, 于海峰, 张越锋. 南疆地区高校化工原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J]. 广州化工, 2013, 41 (22): 170-171.

7.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竞赛获奖情况

序号

竞赛名称

队伍

获奖成员

指导老师

获奖等级

1

2023年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竞赛

纯牛马队

万小苗、余平、王铭

侯进鹏、张红喜、田维亮

西北赛区二等奖

2

2022年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竞赛

胡杨队

吴金梅、李奕臻、杨维霞

侯进鹏、孙丹、李秀敏

西北赛区一等奖

3

2022年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

塔大队

王永硕、唐浩然、杜泽龙

田维亮、李仲、张红喜

西北赛区二等奖

4

2021年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竞赛

西边日出

王雅茜、汪小霞、张伟

侯进鹏、孙丹、田维亮

西北赛区一等奖

5

2021年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竞赛

崇光

王萌萌、段练、张亚丫

丁慧萍、赵俭波、田维亮

西北赛区一等奖

6

2019年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竞赛

杨柳

但宏宇、胡攀、蔡道勇

田维亮、李仲、白红进

全国二等奖

7

2019年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竞赛

杨柳

但宏宇、蔡道勇、胡攀

 

田维亮、李仲、陈俊毅

西北赛区特等奖

8

2019年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竞赛

依曦

张春英、程财、徐乐东

 

田维亮、李仲、陈俊毅

西北赛一特等奖

9

2018年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竞赛

-

陈雪亭、于永波、张永

 

田维亮、张红喜、马小燕

西北赛区一等奖

10

2018年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竞赛

-

白飞、张颖、祝光灿

田维亮、张红喜、马小燕

西北赛区二等奖

11

2017年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竞赛

-

贺长霞、闫永赞、李江明

田维亮

西北赛区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