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基本信息
专业代码:070301
专业名称:化学(Chemistry)
专业类别:化学类
学 制:四年(实行弹性学制 3-6 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二、培养目标
按照我校师范类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定位,结合国家基础教育基本要求及地方特色经济发展需要,立足南疆、服务新疆、面向全国,培养具备化学专业及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教师教育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与国际视野,能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现代教育理念,了解化学学科前沿动态,能在化学领域从事教学与管理工作,或继续深造从事与化学学科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预期学生毕业后五年(左右)能实现以下目标:
1.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熟悉教育法规,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师德为先和学生为本的理念、高尚的人文情怀和坚定的教师职业信念。
2. 掌握系统的化学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过硬的基本技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
3. 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备较强的教学技能,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熟悉教学内容,合理制定教学目标,钻研教材教法,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熟练开展中学化学教学。
4. 了解中学德育的原则和要求,掌握班级建设的基本规律和方法,知晓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胜任班级管理工作,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5. 具有开阔的视野,能借鉴、融合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成果。秉承终身学习的理念,具有较强的专业发展意识和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有效开展合作交流,在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中不断反思和改进,持续提升业务能力。
三、毕业要求
1.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素养:掌握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能够履行岗位职责。
2. 具备较好的学科素养:基本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初步掌握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并形成体系,了解化学发展的前沿动态、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完美人格和终身学习能力为宗旨,指导学生从更高的视野和境界上自我发展;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化学信息素养、化学能力、合作能力、化学思维素养,跨学科综合创新素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备扎实的实验技能,具备良好的观察、归纳、判断和表达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拓展相关领域内容,掌握交叉学科知识。
3. 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具备高等和中等学校化学的综合教学能力,特别是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验教学能力。能够从化学课程标准出发,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丰富的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结合,培养学生基本的逻辑思维和科学思考能力,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热爱自然科学,通过实验课程和中学演示实验课程的学习,掌握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核心技能。
4. 具备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能力:掌握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和网络教学设备进行编辑和制作教学媒体和课件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熟练掌握常用专业软件的使用方法,并具备主动学习最新教育技术的能力。利用网络和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更加丰富,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调动、引导学生的求知欲。
5. 具有班级管理与指导能力:利用树立德育为先理念,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掌握中学班级工作要点,具备良好的沟通技能和心理辅导能力,能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参与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获得积极体验。树立学科基础教育、品德素质教育、科学素质养成、学业发展指导的全方位育人意识。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能够有机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6. 具备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解决问题能力:具有自我管理力,能够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养成制定学习计划并开展自主学习的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通过课程实验、素质拓展与实践创新等,开展互助学习和团队协作,掌握合作沟通的技能,树立团队意识。
7. 具备国际视野和反思研究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外语听读写能力和化学教育国际在线学习与交流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英文文献阅读能力,具有一定的综合应用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应用开发研究及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能了解化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借鉴先进教育理念。善于在学习和教学中保持自主反思和归纳总结,善于尝试先进教学理念,善于掌握教育教学的新技能和新方法。
8. 综合育人:具有体育、军事和安全基础知识,达到国家规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身体素质良好,心理健康。
四、毕业要求实现矩阵
毕业要求实现矩阵
毕业要求(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 |
实现课程 |
要求1.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素养: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能够履行岗位职责。 |
1-1 了解国家发展历史,明确党和国家发展历程,了解新疆历史,热爱新疆,把握新疆发展趋势,对新疆发展充满信息与力量,愿意为新疆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新疆地方史。 |
1-2 具有一定的思想道德修养,具备人文和法律精神。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
要求2. 具备较好的学科素养:基本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初步掌握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并形成体系,了解化学发展的前沿动态、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完美人格和终身学习能力为宗旨,指导学生从更高的视野和境界上自我发展;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化学信息素养、化学能力、合作能力、化学思维素养,跨学科综合创新素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备扎实的实验技能,具备良好的观察、归纳、判断和表达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拓展相关领域内容,掌握交叉学科知识。 |
2-1具有化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以及实验研究的能力,掌握化学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 |
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结构化学、化学史与化学教育、高等有机化学、高等无机化学、化学化工前沿进展、化工原理。 |
2-2 学科基础知识:掌握化学专业学习所必须的数学、物理学及计算机技能。 |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C语言程序设计、大学计算机基础。 |
2-3 具备扎实的实验技能,具备良好的观察、归纳、判断和表达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 |
大学物理实验、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研究设计实验、化学实验室安全、化学综合实验、化学实验设计、化工基础实验、分析化学实验。 |
2-4 基本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技术,能够运用其中的理论与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掌握中学化学教学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化学信息素养、化学学科能力、合作能力、化学思维,理解并认同化学在核心素养教育中的重要性。 |
化学教学论、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化学信息学。 |
2.5 拓展化学相关领域的教学内容,掌握交叉学科知识。 |
基础生物化学、材料化学导论、环境化学、天然产物化学、胶体与表面化学、绿色化学、化学社会与生活、现代分离技术、精细有机合成、催化化学、精细化学品化学、化工基础、纳米技术导论、高分子化学、有机波谱分析。 |
要求3. 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具有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化学教学的综合能力,特别是要有较强的理论和实验教学能力。以学生为中心,从化学课程标准出发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基本的逻辑思维和科学思维,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意识和独立决策能力;热爱自然科学,通过实验课程和中学演示实验课程的学习,掌握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核心技能。 |
3-1 掌握基本教学技能、有效实施教学计划,并能运用多种手段开展教学评价、能够与项目组或课程组和同行进行有效合作和协助,懂得分享学习心得。 |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教育实习与教育调查、教育实习。 |
3-2 具有开展完整化学教学活动的能力,熟悉最新的中学化学课程标准。 |
化学教学论、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化学学科课程与教学设计。 |
3-3 掌握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核心技能。 |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试讲与微格教学、教育实习、教师专业技能训练。 |
要求4. 具备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能力:掌握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和网络教学设备进行编辑和制作教学媒体和课件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主动学习最新教育技术。善于利用网络和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更加丰富,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调动、引导学生的求知欲。 |
4-1 初步掌握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技能。 |
试讲与微格教学、信息化教学能力训练。 |
4-2 具有运用信息技术支持学习设计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初步经验,能结合化学学科特点设计、使用和优化教学资源。 |
信息化教学能力训练、科技论文写作。 |
要求5. 具有班级管理与指导能力:树立德育为先的理念,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掌握中学班级工作要点,具有良好的沟通技能和心理辅导能力,能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参与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获得积极体验。树立“学科基础教育、品德素质教育、科学素质养成、学业发展指导”的四位一体全方位育人意识。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能够有机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组织或参与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
5-1 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通过班级活动组织与管理能力训练,具有良好的活动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等。 |
班主任技能、德育与班级管理、教师语言与演讲、教师专业技能训练。 |
5-2 掌握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和提高学习效果的策略方法,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方法、学业发展指导方法、综合素质评价方法等。 |
教育学、心理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Ⅰ和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大学生心理发展。 |
要求6. 具有班级指导与综合育人能力:具有自我管理力,能够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养成制定学习计划并开展自主学习的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通过课程实验、素质拓展与实践创新等,开展互助学习和团队协作学习,掌握合作沟通的技能,树立团队意识。 |
6-1 了解中等化学教育改革的趋势以及国家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了解中学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能够结合个人实际,制定自身学习和专业发展规划,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
教育政策与法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
要求7. 具备国际视野和反思研究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外语听读写能力,具有教育国际在线学习与交流能力。具有一定的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应用开发研究及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能了解化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借鉴先进教育理念。善于在学习和教学中保持自主反思和归纳总结,善于尝试先进教学理念,善于掌握教育教学的新技能和新方法。 |
7-1 英文达到大学毕业规定的评测成绩;能够自主查阅外文文献并参加国际教育交流。 |
大学英语、化学化工专业外语。 |
7-2 了解中学化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前沿动态,通过积极尝试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促进中学化学教育教学实践。 |
中学化学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
7-3 通过各类教学实训、教学方案设计等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在教学方法、学科建设等方面不断反思和总结。 |
课堂教学设计、中学化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
7-4 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掌握教育实践研究的方法,指导学生运用化学基础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 |
教育实习、毕业论文。 |
要求8. 具有体育、军事和安全基础知识,达到国家规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身体素质良好,心理健康。 |
8-1 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身心健康,踏实完成学习和工作。 |
体育与健康;军事理论、军事技能;国家安全教育;劳动教育及实践;大学生创业基础;大学生创业管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Ⅰ和Ⅱ);心理学与大学生活。 |
五、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教学
核心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教育学、化学教学论、化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主要实验教学环节: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教育研习、教育见习、教育实习。
六、毕业总学分及要求
本专业毕业要求至少修满174学分。
七、各类课程学时、学分及比例
|
学时数 |
实验学时 |
实习周数 |
学分数 |
占比例 |
占总学分比例 |
理论及实践教学 |
必修课 |
通识教育课程 |
772 |
170 |
0 |
44.5 |
25.6% |
82.8 % |
学科基础课程 |
736 |
160 |
0 |
46 |
26.4% |
专业方向课程 |
280 |
72 |
0 |
17.5 |
10.1% |
小计 |
1788 |
402 |
0 |
108 |
62.1% |
选修课 |
通识专业课 |
160 |
0 |
0 |
10 |
5.8% |
专业方向课程 |
416 |
0 |
0 |
26 |
14.9% |
小计 |
576 |
0 |
0 |
36 |
20.7% |
|
集中性实践教学 |
/ |
/ |
38 |
22 |
|
12.6% |
第二课堂 |
/ |
/ |
/ |
8 |
4.6 % |
4.6 % |
合计 |
2364 |
402 |
38 |
174 |
100% |
100% |
毕业总学分 |
174 |
八、各学期必修课建议学分分配
学期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学分 |
21 |
13 |
21.5 |
21.5 |
19 |
12 |
0 |
0 |
|
|